免费试用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4008886861

AlphaFlow文档帮助中心

AlphaFlow,沉淀十五载,旨在为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高度智能的流程服务。

BPM建模与规范

建模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了,诸多领域中都要建模。 BPM建模就是将设计好的流程进行模型化,注意这里强调的是“模型化”。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有的是可以执行的,有的是不可以执行的。那么什么叫流程建模呢?我们的理解就是,利用某种工具提供一些图形化符号(包括具有各种语义的节点、连接线等)可视化地表达流程(例如用visio提供的各种图形符号构造一个流程图)并持久化形成抽象通用的模型的过程。提到图形化符号,熟悉流程建模的人马上就会想到BPMN,它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建模符号的规范。这个规范目前已经成为流程建模领域的事实上的公共规范,也是遵从率最高的规范。

建模本身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建模规范、模型交换与模型持久化。目前业内存在着几个不同的建模规范,有BPMN、XPDL、BPEL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有BPMN算是真正的流程建模规范.

那什么是BPMN呢?

在2008年的一次BPMN2.0的虚拟圆桌访谈中,来自于Oracle的BPM产品管理主管ManojDas、IBM的软件标准工作组的项目主管Dave Ings、以及SAP的标准管理和战略工作组的标准架构师Ivana Trickovic,三位专家就BPMN2.0进行了一番讨论:

DaveIngs:BPMN是领先的业务流程建模符号标准,它定义了一种类似于流程图的可视化符号,业务分析师可以利用它来设计新的业务流程或记录现有业务流程。这个标准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业务人员、业务分析师和IT架构师能够使用它来一起开发、部署和监视业务流程。

ManojDas:BPMN,或者说是业务流程建模符号,是一个图形化的建模标准,业务分析师和业务用户借助它可以创建多个活动、系统、参与者和交易的流程模型,只要添加必要的实现细节,这些模型就可以直接在IT领域执行。BPMN给业务使用者提供了类似流程图的体验,这是一种他们熟悉的隐喻。但是与流程图不同,BPMN加入了大量的约束和语义,以便使模型成为一个有效的执行起点。此外,跟BPMN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它的泳道特性,这使得可以按参与者和角色对活动进行直观的建模,非常形象地表示出了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作。

IvanaTrickovic:BPMN是一种业务流程的图形化建模符号,范围从工作流的自动化业务流程。BPMN上的新成就(即大家熟知的BPMN2.0)还包括了一个针对协作流程的符号(即编排[choreographies]),使用它可以就业务伙伴之间一系列所需交互定义业务契约。

三位专家给出了BPMN的定义,我们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BPMN是一个建模标准,它有一堆图形化的符号,有一堆堆流程建模的约束和语义。

那么BPMN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BPMN最初是由业务流程管理提议组织(BPMI,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Initiative)开发,该组织已于2005年与对象管理组织(OMG,ObjectManagement Group)合并,从那时起,BPMN由OMG维护,BPMN当前正是版本为2.0(2011年1月发布)。但是OMG仅仅是创造了BPMN,之后BPMN的特性则是交给了各个行业组织去设计了。于是IBM、Oracle、SAP三个巨头递交了BPMN2.0方案,而Adaptive等也提交了BPMN-S方案,然后开始了相互竞争。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BPMN各版本的规范发布情况。

BPNN1.0:由业务流程管理倡议组织(BPMI,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initiative ) 开发 ,于2004年5月正式发布。BPMN1.0定义了业务流程图,其基于流程图技术,同时对创建业务流程操作的图形化模型进行了裁减。业务流程的模型就是图形化对象的妄图,包括活动(也可以说工作)和定义操作顺序的流控制。

之后,BPMN1.1规范于2008年1月17日发布;BPMN1.2规范于2009年1月3日发布。指导2011年1月,BPMN2.0正式发布。

相比BPMN1.2,BPMN2.0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扩展:

  • 为所有的BOMN元素规范化执行语义;
  • 为流程模型的扩展和图形化扩展定义一种扩展机制;
  • 为流程建模定义一个行业标准交换格式(包括元模型和图形展示);
  • 细化时间组成及关联;
  • 扩展人工交互的定义;
  • 定义一个编排模型。

BPMN2.0比起BPMN1.0来说更为复杂,2.0支持流程建模之后所要进行的转换、存储、执行等,而BPMN1.0则是无法支持这些的。也正是因为BPMN1.0相比起来更简单易懂,它也曾一时受到许多厂商和IT人员追捧。

然而,BPMN1.x有着两大顽疾:

  • BPMN是一个图形符号,不支持元模型,不支持存储和交换。
  • BPMN是一个设计语言,不支持执行。

正是因为BPMN1.x存在以上两个问题,因此在BPMN2.0规范以前,一些厂商都是寻找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包括:

1. BPMN——>XPDL的模型转换

2. BPMN——>BPEL的模型转换

3. BPMN——>BPDM的模型转换

现今,上面三种转换已经成了昨日黄花,因为按照最新的BPMN2.0规范,所有的转换都不需要了,BPMN2.0规范本身既定义了存储语义,又定义了执行语义。并且对于流程的主体定义,目前业内的BPM和工作流产品全部采用非结构化存储的方式。当前反应现实世界的流程是基于图的、非结构化的,因此无法将整个基于图的流程定义完全分解为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但是在很多的业务场景中,又需要基于流程定义和流程实例做些统计分析,因此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很多流程产品就将部分固定的流程属性采用结构化存储的方式进行持久化。BPMN2.0规范已经逐渐成为了领袖群雄的霸主。